ブックタイトルRILAS 早稲田大学総合人文科学研究センター研究誌

ページ
99/230

このページは RILAS 早稲田大学総合人文科学研究センター研究誌 の電子ブックに掲載されている99ページの概要です。
秒後に電子ブックの対象ページへ移動します。
「ブックを開く」ボタンをクリックすると今すぐブックを開きます。

ActiBookアプリアイコンActiBookアプリをダウンロード(無償)

  • Available on the Appstore
  • Available on the Google play
  • Available on the Windows Store

概要

RILAS 早稲田大学総合人文科学研究センター研究誌

天?、荒政与天人?念之?生文化和? ?思想由以? ?滋?的重要源泉之一。注*本文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?秀博士学位?文作者?? ?金及新世? ?秀人才支持? ? ?目?助。(1) ?拓:《中国救荒史》,上海?店1984年版,第1 ?。(2)如《中国?代自然?害及?代盛世? ?政策?料》(王嘉? , ? ?出版社1988年)、《中国古代重大自然?害和?常年表?集》(宋正海主? ,广?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)、《中国自然?害地?集》( ? ?生,科学出版社1992年)、《中国? ?自然?害史料集》( ?波、? ?、? ?、李宏斌? ,?西科学技?出版社1994年出版)等。(3)【美】克莱德・克?克洪:《文化研究》,《文化与个人》,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,第6 ?。(4)王若柏:《史前重大的?境? ?──从共工触山、女? ?天到大禹治水》,《中国人口・?源与?境》2008年第18卷。(5) ?拓:《中国救荒史》,上海?店1984年版,第1 ?。(6)蒙文通:《古族甄微》,巴蜀?社1993年,第50 ?。(7) ?志敏:《中国?史?期气候?化研究》,山?教育出版社2009年,第092~099 ?。(8)徐中舒:《殷人服象及象之南?》,《中央研究院?史?言研究所集刊》,中? ?局1987年,第二本第一分,第60~66 ?。(9)胡厚宣:《气候? ?与殷代气候之? ?》,《甲骨学商史? ?二集》(下册), ? ?大学国学研究所,民国1945年3月,第295 ?。(10)蒙文通:《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》,《古地甄微》,巴蜀?社1998年3月,第1~4 ?。(11)竺可? :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? ?之初?研究》,《考古学?》1972年第1期,第168~188 ?。(12)按“古公”当作“公亶父”,《大雅・?》“古公亶父”之“古”,乃“古昔”之意,非人名也。(13)黄春? :《渭河流域3100年前?源退化与人地?系演?》,《地理科学》第21卷第1期,2001年2月,第30~35 ?。(14)崔建新、周尚哲:《4000a前中国洪水与文化的探?》,《?州大学学?》(自然科学版),第39卷第3期,2003年6月。相?的研究成果又? :施雅?等:《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?与重要事件》,《中国科学》,1992年第12期;? ?超:《?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?的奥秘》,《文物天地》,1993年第3期;施少? :《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?事件及其?人?的影?》,《海洋地?与第四?地?》,1993年第4期; ? ? ? :《良渚文化的北?》,《中原文物》,1996年第3期;朱国平:《良渚文化去向分析》,《?方文明之光──良渚文化? ? 60周年?念文集》,海南国?新?出版中心,1996年;程?、朱? :《? ?良渚文化中断的成因及其去向》,《?南文化》,1999年第4期; ?文祥、? ?生:《4000aB.P.前后降温事件与中?文明的?生》,《第四?研究》第21卷第5期,2001年9月,等。(15)施少? :《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?事件及其?人?的影?》,《海洋地?与第四?地?》,1993年第4期。(16) Perry C A,Hsu K J. geophysical,archaeological,andhistorical evidence support a solar-output model for climatechange.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USA,2000,97(23): 12433~12438.(17) ?文祥、? ?生:《5500aB.P.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》,《地学前?》,2002年第1期。(18) ?厚? :《新石器以来的北温?草原文化与气候??》,《文物保?与考古科学》,1991年第2期。(19)黄宣佩:《太湖地区新石器?代文化剖析》,《史前研究》,1984年第3期。(20) Liu L. Th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social complexty innorthern China: Som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actors. Indo-PacificPrehistory Association Bulletin,2000,4:14~34.(21) ?文明:《? ?文明的黎明──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》,《? ? ?生与文明起源》,科学出版社2000年,第137~147 ?。(22) ?文祥、葛全? :《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?古文化?展的影?》,《?夏考古》2005第3期。(23)李伯重:《气候?化与中国?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》,《人口研究》,第23卷第1期,1999年1月。(24)同上。(25) ?《尚?・?典》、《皋陶?》、《?・大雅・生民》、《史?・周本?》、《?殖列?》等。(26) ?《国?・? ?上》、《逸周?・作?解》。(27)【美】布雷特・辛斯基:《气候? ?和中国?史》,《中国?史地理? ?》,第18卷第2 ? ,2003年6月。(28)除春耕之外,耨耕和收? ? ?也要?行籍田礼,即所?“耨?亦如之”(同文?文公? )、“耨?亦于籍”(《国?・周?上》?仲山父? ), ?徐元?《国?集解》,中??局2002年,第20、25 ?。(29) ?于?荒程度之?分方法,各?所?稍有不同。《谷梁?》襄公二十四年? :“一谷不升?之? ,二谷不升?之? ,三谷不升?之? ,四谷不升?之康,五谷不升?之大侵。”《墨子・七患》曰:“一谷不收?之? ,二谷不收?之旱,三谷不收?之凶,四谷不收?之? ,五谷不收?之?。”《??外?》曰:“一谷不升?之? ,二谷不升?之? ,三谷不升?之? ,四谷不升?之荒,五谷不升?之大侵。”(30)【宋】董? :《救荒活民?》,《中国荒政全?》(第一? ),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,第18 ?。(31)【宋】董? :《救荒活民?》,《中国荒政全?》(第一? ),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,第20 ?。(32)【宋】董? :《救荒活民?》,《中国荒政全?》(第一? ),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,第18~19 ?。(33)【宋】董? :《救荒活民?》,《中国荒政全?》(第一? ),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,第17 ?。(34)【清】汪志伊:《荒政?要》,《中国荒政全?》(第二?第二卷),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,第539 ?。(35)【英】?林?夫斯基:《巫?、科学、宗教与神?》,中国民?文?出版社1986年,第3 ?。(36)《? ?・大雅・公?》有云:“既景乃? ,相其? ? ,?其流泉。”此“? ?”即山?之向?与背? ?面。(37)【英】阿?德・?因比:《?史研究》,曹未?等? ,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,第92 ?。(38) ?祥,房星;天? ,室宿。《国?》?昭注曰:“祥犹象也,房星晨正而?事起焉,故?之?祥。”?徐元?《国?集解》,中? ?局2002年,第125 ?。(39) ? ? :《西周史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,第325~326 ?。(40) ?倬云:《西周史》,三? ?店2001年,第210 ?。(41)白川静:《金文通?》, ?引自?倬云《西周史》,三? ?店2001年,第229 ?。97